为切实改善公司的生产运营情况,提升公司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公司自2020年6月开始全面启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委托山东华度检测有限公司对审核工作进行技术方法指导,并于2020年12月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
岁月如歌,风霜如画,科宇水处理迎来了18周年华诞。为庆祝这特殊的日子公司举办旅游活动。此次活动选择了“三水跨境、淄水中源”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
一路鲜花为伴,蝴蝶引路,沿着五仙湖看柳树、翠竹、水码头、大风车,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五弦泉相传为五老仙人品茶赏乐之处,乃风雅清净之地。如今在此取泉水煮香茗一壶,配宫商角徵羽五弦之声,仿若融入一水、一木、一世界中。
去往心蔓桥需要踏步66级台阶,寓意爱情顺顺利利。

午餐后再体验一下生态园采摘乐趣,看到这硕果累累的串串葡萄,不由喜上眉梢,想要和大家分享这丰收的快乐!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还增进大家互相了解,为公司和谐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从全国情况看,日前城市缺水严重,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的社会环境问题。缺水城市分布将由目前集中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东部沿海城市逐渐向全国蔓延。
循环冷却水药剂属于一种多功能水处理药剂。在很多行业中,循环冷却水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中产生的废弃冷却水处理中,循环冷却水药剂都是不可缺少的辅助药剂,它能够保持设备一直处于稳定安全运行状态,有效抑制水中微生物和水垢滋生,预防设备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类型
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包括:杀菌灭藻剂、缓蚀阻垢剂、设备清洗剂、RO 纯水系统水处理制剂、专用阻垢剂、专用清洗剂、锅炉水处理制剂、复合锅炉水处理制剂、有机油漆树脂分散剂等等。这些药剂在工业用水处理、生活用水处理、废水冷却水处理等水处理工艺中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在很多行业中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都可广泛应用。
废水处理工艺中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作用
在处理废水过程中,要用最佳水处理工艺配合废水深度处理,在此过程中要添加阻垢剂以及重金属絮凝剂等,使废水得到净化,达到中水回收用水标准,从而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阴垢分散剂是废水处理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药剂。因为在水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垢和污泥,这些水垢和污泥会堵塞设备及管道,降低设备换热效果。这些问题会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的发生,甚至发生事故,严重影响生产。
由此可见,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在各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极其广泛。
学习两办文件,第二十五条要求“立足国情实际和生态环境状况,制定修订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以及环境监测标准等”。联系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具体的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更感到排放标准的重要,最能反映排放标准制定思路不清的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这个标准的控制对象是全国每天1.8亿吨城市污水,影响范围是不同气候带的大小水域和不同城市的回用要求,技术指标应体现对不同污染物控制有最佳技术经济效益。面对这些需求,中国环科院环境标准所2016年提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废除排污去向,以膜技术为依据提出了各项标准值,被时任部长陈吉宁正确的予以叫停。我曾询问过标准所人士,为什么删除了污水处理厂排污去向,答曰:只管污水处理厂应控制指标,各地可按出水排入何方自行选择后续技术。这句话很关键,反映出制定排放标准的不同思路。
首都之窗今天(29日)正式发布《北京市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7月-2022年6月)》,计划到2022年底,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以上。
中国工程院新晋外籍院士Mark van Loosdrecht(马克·梵·洛斯德莱特)教授的科研及应用之路暨“中-荷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三周年成果报告会在京举行。记者从报告会现场获悉,“中—荷研发中心”成立三年以来,通过北京建筑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首创股份(600008)三方紧密合作,已经在研发、实战、学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特别是在被誉为下一代污水处理技术CREATE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研发方面进展迅速,将于明年迎来落地示范的工程应用。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首要因素。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十分重视,提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以南水北调过程中为例,对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这一课题,谈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导读:长江经济带,2019年碧水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在过去一年里,这场颇具投资想象空间的治水盛宴,引来了深耕环保多年的老牌选手,也有具备天然优势的跨界“巨鳄”。针对即将过去的2019年,环保在线特根据企业相关报道,梳理出长江经济带在过去一年里的“座上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仍然存在,很多重大棘手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黄河治理成就无比辉煌,但黄河一直以来体弱多病,水患频繁,保护和治理、开发和利用这篇大文章仍刚刚起笔,还有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黄河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高枕无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蓝天碧水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目前,以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环境治理的成效初显,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以我国水环境治理为例,可概括为政府主导、企业主打的工程治理模式,面临着治理主体单一、跨区域(流域)治理困难等深层次问题。
导读:污水治理中污泥异常的几类现象,造成污泥异常的原因包括:废水PH值大幅波动变化、废水水体中油脂含量增多和废水水体中盐离子浓度增高。
水治理中污泥异常的几类现象
1·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颜色异常,沉降性能变差,上清液浑浊且有许多细小羽毛状污泥残片;
2·镜检可发现原生动物,但数量锐减,镜检过程发现有原生动物但多已死亡或失去活性;显微镜下污泥絮体体积比平时小而零散;
3·沉淀池内污泥呈云浪状上浮,出水跑泥严重;
4·最终出水水质浑浊, COD检测指标远高出正常波动范围;
污泥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水PH值大幅波动变化
当活性污泥所处污水环境pH 值<6或pH值>9时,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甚至死亡,此时就会发生污泥松散和上浮现象。
pH值大幅波动变化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色淡,沉降性能变差;镜检原生动物活性不足;曝气池混合液的溶解氧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上升,液面浮渣增多,浮渣色晦暗,稀薄松散;出水跑泥严重。
pH值大幅波动变化对应的处置建议:
生物系统受到pH值大幅波动变化影响后,镜检仍然可以发现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只是活性受到抑制或部分死亡。因此,恢复受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残存微生物的繁殖是恢复生物系统的关键。
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在生物池的进口处投加碱液,提高曝气池内混合液的pH值;
2、加大外回流量,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3、在生物池内连续投加营养盐(如工业葡萄糖),补充进水中的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活性的恢复和繁殖;
二·废水水体中油脂含量增多
当废水进水中含有大量油脂时,会影响污泥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使细胞的某些重要组分流失而导致微生物生长停滞和死亡;另当废水进水含油脂量过高时,经过曝气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使细菌缺氧后上浮。
A·油脂含量增多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松散微细,色发黑,沉降性能很差;镜检微生物活性不足;曝气池内的需氧量增大且出现大量液面浮渣,浮渣颜色发黑且具有粘性;二沉池水体整体颜色发黑,出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
B·油脂含量增多对应的处置建议:
当废水进水油脂含量过高时,经过曝气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导致密度降低而上浮,且细菌处于缺氧状态,使得整个曝气池颜色发黑,液面出现大量浮渣。由于此类油脂多为乳化油,进入曝气池后随着曝气强度增大,油脂对污泥颗粒的吸附包裹越严实,污泥越松散;如何将曝气池内的油脂尽快除掉是系统恢复的关键。
在恢复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
1、停止进水,停止曝气,对曝气池进行静止沉淀,然后视沉淀状态,开启进水将曝气池内的上清液强制流出,尽可能降低曝气池内的油脂含量;
2、恢复曝气后,将溶解氧控制在相对较高水平(4mg/L);
3、适当投加部分营养盐,加快污泥的增殖;
4、加大排泥量,促进新、旧污泥的更替;
虽然大量油脂进入曝气池,但生物系统并未遭到完全破坏,因此在采取上述措施后,生物系统恢复较快。
三·废水水体中盐离子浓度增高
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2000mg/L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制,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8000mg/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相继死亡。
由于氯离子含量不是进水监测的常规指标,因此在运行中不易察觉,当通过生物系统的某些指标做出判断时,往往伴随的就是生物系统的瘫痪。
A·盐离子浓度增高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松散微细化,色浅泛白,沉降性能很差;曝气池的溶解氧值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会突然上升,活性污泥混合液液面上会出现大量小气泡,且泛出大量泡沫。
B·盐离子浓度增高对应的处置建议:
当发现生物系统受到高浓度盐离子废水的冲击后,往往伴随的就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全部死亡,此时系统恢复起来也较为困难。由于企业排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并不在环保部门的监测范围之内,因此及时阻断高浓度盐离子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是恢复系统前的首要前提。
在恢复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外回流量,对来水进行稀释;
2、将本站的脱水污泥重新投加到生物池内,作为接种污泥,对微生物进行重新培养;
3、为缩短培养时间,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可向生物池内投加部分营养盐成分。
来源:环保小蜜蜂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牵头联合6家单位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资助下,研发成功污染应急处理技术及装备,彻底解决地下水放射性点源污染问题,实现出水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该技术目前已有成功应用案例。
针对突发核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天津大学环境学院课题组开发了逆流吸附-超滤除铯、造粒沉淀-超滤除锶和化学沉淀-超滤除碘技术,并研制出3套应急处理装备。一旦有核事故发生,应急处理装备可随时运抵事故现场,针对突发放射性污染泄漏开展应急处理。
此外,课题组还研发出了“混凝沉淀+多介质吸附+超滤+反渗透”组合净水系统,可适应集中式给水厂的放射污染处理。经过净化后,水中放射性指标去除率接近100%,处理出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该研究开发的相关技术及产品为放射性污染饮用水的安全处理提供了先进系统的技术与经验,为政府应对放射性突发污染、以及无替代水源地区的饮用水放射性污染提供解决方案,对于提高饮用水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北方网